文物鉴赏常识之-金银器篇

  • 发布时间:2024-01-22 18:30:51   发布者: 南江博物馆   查看:0次   来自: 南江博物馆
  •    金银器通常是指以贵金属黄金和白银为基本原料加 工而成的器皿、饰件等。公元前5千年埃及的拜达里文化 时期就有黄金制品出现,公元前3千年前后的乌尔王墓 和公元前3千年的特洛伊也都发现黄金器皿。而世界上 最早的银器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鲁克文化。此后的 希腊、罗马、萨珊朝波斯均广泛使用金银器。

           我国最早的金器在商代就已出现,这时的金器主要 是装饰品。例如刘家河的金臂钏、金笄,三星堆的金杖、金 面罩、虎形金饰等。在为数不多的商代金器中,器形最大、 份量最重的要属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金杖。这件金杖长 142厘米,重780克,上端有段长达46厘米的平雕图案, 其内容为鱼鸟纹。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对黄金的特性已有 了较多的认识。

           自然界中无纯银存在,需要较复杂的工艺才能提炼 出纯银。因此在历史上,银的使用比金要晚近千年。我国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用银例证是春秋时的错金银青铜器。 而全银器直到战国时才出现。当时王公显贵生前使用、死 后随葬金银制品已成风尚,在各地的考古发掘中都有实 物出土。较著名的有: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东周墓的银猿形 带钩、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的镶银龙首金铸、河南洛阳金 衬战国墓的银他等。这些银器都很精致,说明其制作工艺 已有较大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器,中原地区与匈奴少数民族 地区的风格明显不同。山东、浙江、湖北等地出土的金银 器多为器皿、带钩等,这些器物一般都是采用范铸法制 成。内蒙古、陕西等地出土的匈奴族金银器,主要是首饰 和马具上的棉件,极少见器皿类器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 遗物是以各种动物形象为图案的金银装饰品。

           秦汉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又有了显著的进步。秦代 金银器制造业的情况,目前所知甚少。1979年山东省淄 博市窝托村附近发现一古墓陪葬坑,出土一件罕见的秦 代大银盘,盘外底部刻有铭文,共四十七字,这就为确定 银盘主人的身份和年代提供了依据。盘内外皆装饰华丽 的龙凤纹,錾花部分均鎏金,制作十分精细。

          近年来发现的汉代金银器,以1982年江苏省盱眙县 穆店公社南窑庄窖藏中出土的金兽最为突出。金兽形状 如豹,身体蜷曲匍伏,身饰錾凿而成的斑点,头、颈间有一 环钮,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此器重9000克,含金量为百 分之九十九,是出土黄金铸品的最重的一件。纵观汉代的 金银器可知其主要的制作技术有:

         1.成形多以锤蹀、焊接 为主,范铸者较少。

         2.图案花纹的加工往往先锤打呈立雕 或浅浮雕之后,再采用镌刻等方法。

         3.熔金为珠,再焊成 联珠、花纹或鱼子纹地。

         4.拉金成丝,编缀成辫股或各种 网状组织,焊接在器物之上。

         5.以金丝堆砌各种镂空状图 案。

         6.较为普遍地使用掐丝镶嵌技术。镶嵌用材以松绿 石、玉石、玛瑙、玻璃等为主,镶嵌材料中不见西方常用的 宝石。

          从以上六个方面来看,当时的金银器工艺已经脱离 了青铜工艺的传统技术,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开始进入成熟的阶段。

          唐代金银品,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绚丽的瑰宝,在 金银工艺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光辉的一页,并对以后的 金银器制作,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建国以来各地多次发 现唐代金银器的窖藏和墓葬。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出土唐 代金银器一千多件,其中有的器物錾刻有明确的纪年,或 有可以推断时代的结衔题名。它们主要应是宮廷和地方 官营手工业中的制品,专供统治阶段上层享用,间或用于 君臣之间的赏賜、进奉次及对佛教寺院的施舍。唐代前期 的金银器数量较少,器物中有较多的波斯萨珊式金银器 的器形,例如八棱带柄杯、高足杯、带柄壶、多瓣椭圆形盘 等。

           唐代后期,这些器形已不用或很少用,主要是继承吸 取了中国传统的铜器、陶瓷器、漆器的器形。常见的器类 有碗、盘、盒之类。同一类型的器物,从唐代前期到后期形 制也有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同陶瓷器的器形演变表现出 同样的趋势。与此相应,器物的纹饰由琐碎、纤细转向繁 缛绚丽,外来纹样逐渐失去独立的地位,而同中国传统装 饰图案融为一体,使金银器装饰臻于完美、成熟。在唐代 金银器中,造型精美、结构巧妙,装饰雅丽者比比皆是。江 苏省丹徒县丁卯桥唐代窖藏出土的龟负筒形器即是唐代 金银器工艺的最佳作品之一。它以龟为座,背负一有盖圆 筒,宛如龟背上竖立一支金色蜡烛。圆筒正面刻“论语玉 烛”四字,《论语》为四书之一;“玉烛”二字始见《尔雅•释 天》:“四时和谓之玉烛”。这里的“论语玉烛”是指此器的 内容与外形而言。通过对陕西何家村窖藏金银器的技术 鉴定证实,唐代的金银加工工艺十分复杂精细,已经使用 了钣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捶打、刻凿等工艺, 多数器物都是综合运用多种工艺才制造成功的,而且都 达到了很髙的水平。便如在焊接方面,运用了大焊、小焊、 两次焊、掐丝焊等,无论哪种焊法,都做到了焊口平直,看 不出焊缝。有的小金盒,媒纹同心度强,子母扣扣合严密; 各种加工件,很少有轴心摆动的现象。所有这些,标志着 切削加工已趋成熟。

           宋元时期的银器上屡见“孝泉周家打造”、“庞家造洛 阳子昌”等商号标记,这说明了宋元时期民间金银器制造 业的繁荣状况。江苏吴县元代吕师孟墓出土金银器达三 十余件,其中如意纹金盘,是经锤渫镌刻而成,金盘为四 个隐起如意云头相叠而成,中心又锤代四个小如意云头, 通体錾阴线缠枝纹,造型别致,錾工精美。底刻“闻宣造” 铭。从元代金银器的出土情况看,有相当一部份集中在长 江下游与太湖之间,这说明以苏州为中心的金银器手工 业极其发达,技术水平亦很高。

          明代的金银器已广泛采用宝石镶嵌工艺。这些金银. 器主要出土于帝王公侯的陵墓之中。北京定陵出土的金 冠、金壶、金粉盒、金盂、金碗、金爵等,大多与宝石、玉镶 嵌在一起,它充分说明了自元代以来,帝王贵族所用的金 器均广泛地应用金掐丝镶嵌宝石工艺。明代后期江西南 城两代益王墓出土的金银器,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让人 惊叹不已。如益端王和益庄王妃万氏、彭氏凤冠上的金凤 钗,都是永乐年间的制品,其工艺水平之精细,较定陵出 土的金器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代金银器工艺继元、明之后赛f新的发展,其社会 功能更加多样,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器形、图案也有很 大变化。乾隆时期的金银器,其制作工艺有范铸、锤、焊 接、点翠等,并综合了突起、隐起、阴线、阳线、镂空等各种手法,这时还出现了在金银器上点烧透明珐琅或以金掐 丝填烧珐琅的新工艺。这种金银与珐琅相结合的复合工 作,在清廷养心殿造办处金玉作和广州地区非常盛行。当 时皇家所用金银数量之巨难以统计,而亲王、大臣、富商、 豪绅也无不大量使用金银器以斗富争胜,这在当时已成 为一种社会风气。另外,在传世的金银器中还有不少的西 藏、蒙古、维吾尔等少数民族金银器,这些器物无论在器 形还是技法上,都表现出汉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又呈现 出一些民族特色。